[摘 要] 针对本科毕业论文存在质量低下的问题,研究提出改革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模式,将传统毕业论文写作改为毕业设计,其实施途径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包括课程教学、考试改革、幼儿园实践、学科专业竞赛以及科研训练等。实践证明,将传统毕业论文写作改为毕业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教学技能。
[关键词] 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改革。
一、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必要性。
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实践取向”的基本理念“,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应“强化实践意识”,“发展实践能力”“,形成实践智慧”,并在课程目标设置中,专门提出“教育实践与体验”的目标领域,对教育实践的时间及内容也提出具体规范和要求。为推进《课程标准》的实施,《意见》强调教师教育课程要“强化实践环节,加强教育教学能力训练”“,学科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明确提出“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组织与指导幼儿园一日生活、支持与引导幼儿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教育活动等七个方面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能力为重“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这对传统高师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应用实践性较强的一个专业,培养高素质幼儿教师的重要途径便是强化实践教学,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实践能力。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是对本科生四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检测,论文质量高低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反映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目前本科毕业论文中出现一些问题,如抄袭、粗制滥造、华而不实、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等,屡屡被媒体曝光。鉴于毕业论文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围绕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秉承“全程实践”教育思想,知行学院教育管理系于2012年12月提出改革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模式,将传统的毕业学术论文写作改为毕业设计。截至目前,该项改革已在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中连续实施了四届,并取得初步效果。
二、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基本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为毕业设计,主要从论文选题方面进行改革,改学术性论文选题为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以一定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是“教师教学组织行为的一种预先筹划,它是对一系列外部事件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支持和促进儿童内部的学习。具有技术性,创造性和广泛性特点”.改革传统的学术论文为毕业设计旨在推进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育与学前教师专业标准的对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专业发展和职业成长。
(一)选题环节。
要求学生选题取自幼儿园实习期间教学实践,结合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对幼儿园一日活动或一堂学科教学进行综合设计。选题应符合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整合性、生活性、趣味性、动态性。题目形式需体现学科领域及幼儿年龄阶段,如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设计---《装满快乐的大口袋》。
(二)写作环节。
1.设计部分。
学生对整个教学活动方案进行详细设计,设计内容包括教学活动标题、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重点、活动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等八个方面,遵循活动设计的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全方位、多角度准确把握活动设计各个环节的衔接。此部分重点考察学生活动方案整体设计能力,注重引导学生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幼儿园各领域目标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目标设置应具有可操作性,从统一的角度清晰、准确地表述活动在幼儿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所要达成的预期效果。
活动过程设计时,精心安排导入---过程---方法---结束各个环节。导入注重“趣”,过程注重“引”,方法注重“活”,结束注重“精”.幼儿园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说是动态生成的,具有不可预知的衍生性和创造性,它是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而设置的,而兴趣是幼儿加入活动最直接、最真实的理由,因此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导入活动,能更多地体现教育活动的生成性,也更符合幼儿自身情感需求和发展需要。
此外,教学过程中,需要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参与教学活动。幼儿从其自身特点而言具有独立自主性,是真实的、感性的,也是能动的、创造的,因此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应体现灵活性和主导性原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及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空间上可以延伸到室外、园外,通过创设模拟情境,提出恰到好处的各类问题,或走进大自然,感知真实的生活情境,调动幼儿的认知参与,从而引发和培养幼儿对学习内容产生积极的兴趣和需要,拓展幼儿信息获得的资源和渠道。活动结束时言简意赅,精准总结活动内容,使幼儿能够迅速把握活动主旨和意义,并能激发幼儿继续探索和不断思考的欲望。
2.分析部分。
学生在教学活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操作等方面,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选学科领域相关内容以及幼儿年龄阶段特点对该方案作出全面分析,具体包括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分析、教学活动准备分析、活动设计的目标分析、教学活动内容选材和环节设置分析、活动设计中为解决重难点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分析等。重点考察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与运用能力。
(1)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分析。
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总是根植于一定的理论基础。“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一般系统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它们是以综合的方式在教育活动设计中得到体现的”.学生做毕业设计分析时,需要结合所选领域内容从总体上综合理解并运用这些理论,才能使活动设计更加科学有效。
(2)教学活动准备分析。
活动准备是活动开展的前提。3-6岁幼儿思维水平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教学中需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教具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作为知识理解的载体。此外,还应尽可能提前让幼儿有一些相关知识经验准备,如幼儿科学活动中关于物体的沉浮现象,事先给幼儿布置任务,观察物体的沉浮,使其对部分材料在水里的沉浮有初步的感知,知道轻的物体浮在水面,重的物体沉入水底。活动的准备为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及知识经验的重组和建构创造了条件。学生需要结合活动的准备情况分析教具的特点、作用及运用情况。
(3)活动设计的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基于对学生需求的评估,即学生要达到的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的差距。”教学目标既是活动开展的出发点,也是活动评价的落脚点。教学目标确立是否恰当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制定的领域目标要求及实习期间所带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时,需要说清楚目标制定的依据,目标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是否符合所选领域目标要求及所选年龄班的目标要求等。并根据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分析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态度三类教育活动内容之间的关系及幼儿在这三方面的目标实现程度。
范文范例
-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6篇)
- 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中国故事”
- 研究生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制建设
- 工程力学教学中采矿工程实例的运
- 法律事务毕业论文(精选5篇)
- 云南省高级职称论文代发
- 探究德育从独语到对话的转变
- 历史学本科学生史学论文写作教学
- 利用多媒体提高机械设计课程教学
- 中小学教师教科研论文写作:误区
- 数据结构教学中信息素质教育的探
- 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方法
- 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TEIL教学的问
- 教育管理论文(最热推荐6篇)
- 初中新生人际关系改善中书写表达
- 浅析情感取向对环境教育的影响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高中教学的作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范例(精选6篇
- 小学课改论文(精选5篇)
- 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强烈推荐6
- 利用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优化研究
-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微课教学
- 教育改革论文(精选推荐6篇)
-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范例(精选5篇
- 小学校长论文写作范文
- 当前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高职教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 大学生为什么怕写论文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帮写(过来人自
- 电教论文(精选5篇)
- 小学语文课程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
- 语文教学论文写作的几点思考
- 小学师德论文(精选6篇)
- 初中信息技术论文(精选5篇)
- 浅谈地球小博士论文写作指导
- 幼儿园安全教育论文写作范文
- 如何快速打开写作思路
- 红外线报警器论文范文(导师推荐
- 小学数学教师论文参考范例